前/言
舟山高佳莊是一家扎根舟山30余年的高端海鮮酒樓,擁有七家門店,融合地域文化與品質體驗,成為舟山正餐宴請標桿品牌。
通過數字化經營,高佳莊建立分檔口精細化成本管控體系,推動門店標準化運營與阿米巴經營數據深度分析,完成從傳統服務向數字化運營生態(tài)的轉型,實現效率與效益雙增長。
3月17日,天財商龍餐飲數字化峰會圓滿落幕。舟山高佳莊海鮮酒樓執(zhí)行董事長張振華作為標桿客戶代表,以《舟山高佳莊中期企業(yè)戰(zhàn)略方針》為題,分享了高佳莊33年持續(xù)增長的底層邏輯,以及攜手天財商龍實現全員數字化經營的實戰(zhàn)經驗。
△ 舟山高佳莊執(zhí)行董事長 張振華
演講中,張振華提出“思維方式決定企業(yè)上限”“性價比優(yōu)勢設計”“產品主義突圍”“精益管理增效”四大核心觀點,并深度剖析數字化工具如何賦能企業(yè)從經營思維到執(zhí)行效率的全面升級。
以下為張振華分享內容:
思維方式決定企業(yè)能走多遠
站在臺上,我時常被問到同一個問題:為什么高佳莊能活33年,還能開出7家直營店?答案或許藏在父親創(chuàng)業(yè)時貼在墻上的那句話里——“腳踏實地步步高”。這句話沒有華麗的辭藻,卻讓團隊30多年來不敢懈怠一分。
許多人認為餐飲經營靠的是運氣、資源或管理能力,但稻盛和夫的“成功方程式”點破了本質:人生結果=思維方式×熱情×能力。當企業(yè)只有1家店時,老板的勤奮能掩蓋許多問題;但當規(guī)模擴大到7家店、700名員工時,變量就變成了人——每個人是否用同樣的標準做判斷,是否朝著同一個方向發(fā)力。
去年我曾當面批評高管:“你們提拔人才的標準到底是‘聽話’還是‘能創(chuàng)造價值’?”有些管理者為了便于掌控團隊,把有個性但能力強的員工邊緣化,這種“小我思維”讓企業(yè)付出了慘痛代價。反觀我們的父輩,創(chuàng)業(yè)時靠著“分量多一點點”“海鮮絕不調包”的笨功夫,反而在舟山扎下了根。
現在的餐飲競爭早已不是單打獨斗的時代。天財商龍的數字化系統幫我們實現了“全員經營”,每個檔口組長每天看著自己的成本報表調整備貨,服務員清楚每桌客人的消費偏好,這才是真正的“統一方向”。2023年我們的退菜率比合作前降低了50%,客戶對上菜速度的投訴減少了80%,這些數據背后是700人用同一套邏輯工作的結果。
打破淡季魔咒:空著也是空著,不如放手一搏
很多人問我,舟山作為旅游城市,餐飲淡旺季明顯,高佳莊怎么保持每年增長?我的答案可能有點反常識:把每一天都切成碎片,再一塊塊填滿。
羅永浩講過一個案例:奶茶店上午沒生意,就在店里加臺咖啡機賣早餐。這個思路點醒了我們——中午空著的包廂能不能做商務簡餐?晚上閑置的宴會廳能不能接小型會議?周一至周四的空白時段能不能推家庭套餐?
但要真正拓寬客群,光降價不夠,關鍵要設計“階梯式性價比”。商務宴請客人覺得茅臺2300元比市面便宜30%,家庭聚餐客人發(fā)現人均100元能吃到5道招牌菜,游客沖著“舟山必吃榜”而來卻發(fā)現明碼標價——這才是我們想傳遞的“值感”。就像父親當年堅持用三倍肉量的生煎包打開市場,現在我們的戰(zhàn)略是:讓每個消費層級都找到“占便宜”的理由。
未來三年,我們會死磕三類客戶:中小型宴會、本地人日常聚餐、商務宴請。特別是宴會板塊,一場婚禮帶來的口碑傳播,能撬動3-5個新客戶。但做宴會不能只靠裝修,還需要數字化系統的動線設計,現在我們使用天財商龍的預訂系統同步后廚檔口KDS顯示屏,前廳后廚聯動迅速,出菜速度大大提升。
△ 舟山高佳莊后廚KDS智能出品管理系統
新鮮好吃是底線,母味才是護城河
去年到臺州考察時,一位同行的話讓我醍醐灌頂:“客人總催你出新菜,但最后點的還是老三樣。”這讓我重新審視高佳莊的產品邏輯——與其盲目追新品,不如把舟山人從小吃到大的“母味”做到極致。
餐飲的本質是好吃,而好吃的第一要素是新鮮。我們廚房貼著“天備天、餐備餐”的標語,當天進的魚當天賣完,蔬菜絕不過夜。新鮮已經成為了我們企業(yè)的原則,是不可突破的底線。
但新鮮只是基礎,真正的競爭力在于“地域唯一性”。想要成為一個地方的代表,就必須把代表這個地區(qū)的產品做到極致。市場競爭是非常激烈而殘酷的,餐飲市場的體量一旦下滑,不受影響的只有頭部商家。讓高佳莊成為舟山海鮮的活地圖,這是我們的目標。
數字化賦能,讓每人都成為經營者
五年前和天財商龍合作時,我沒想到數字化能帶來如此大的改變?,F在每個檔口組長每天盯著手機看毛利報表,服務員根據系統提示推薦菜品,連排班都精確到半小時為單位。
2022年我們的單位時間附加值還是56元/小時,2024年就突破80元,這意味著同樣的人力成本,創(chuàng)造了42%的額外價值。這里要特別感謝我們的合作伙伴天財商龍,為我們打下全員數字化經營和增長單位時間附加值的基礎。
數字化的本質是化繁為簡,提供給經營者各種數據上的參考,能更精確更有方向的經營好企業(yè)。但數字化的本質還是數字,關鍵是數字如何賦能到人身上從而去改變數字。在過去這三年中天財商龍的龍決策助力每個部門形成自動報表,成為管理者的“駕駛艙儀表盤”。在預定和實際達成的過程中,時時跟進目標,穿透數字看本質。
最讓我驚喜的是巴長的成長。過去他們只管執(zhí)行,現在每天晨會分析“為什么昨天海鮮毛利下降2%”,帶著組員調整采購量。這種“人人都是經營者”的狀態(tài),才是數字化的真諦。
站在33年的節(jié)點,我比任何時候都清楚:餐飲沒有捷徑,但有好工具好辦法。從天財商龍的數字化系統,到門店阿米巴的精益管理,再到客戶的一句“你們家的菜還是小時候的味道”,這些碎片拼成了高佳莊的生存地圖——用笨功夫守住本質,用長期主義對抗不確定性,用數字化站穩(wěn)市場!
——舟山高佳莊執(zhí)行董事長 張振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