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都敗在缺乏勇氣,而不是沒有能力!
硅谷的工程師都有一種擔憂:技術迭代得太快,他們也可能被技術丟下。始終拼搏在這樣一種“高危”環(huán)境下的人,經常會被外界定義為“能力卓越”,但其實,這些人只是因為“勇氣超群”,敢于直面所有的困難,才獲得了在硅谷——這個世界技術之巔“生存”的權利。
在中國,在餐飲業(yè),在供應鏈領域,也有這樣一群與硅谷工程師們一樣的人。他們用無畏的精神開拓了餐飲供應鏈系統(tǒng)的全新天地。
但是,今天的故事只是這群人中的一個,因為每位使用吾享云供應鏈的用戶都曾和他“會面”,他就是云供應鏈的前端研發(fā)工程師——馮金鑫。一個歷經過困難的洗禮、耐力的磨煉,不斷實現自我超越的商龍十年員工!
馮金鑫(右二)
進公司,當一個“走心”的熊孩子
走出校園,走入社會,每個學生都有一個遠大的夢想,畢竟,被困在象牙塔的16年讓我們“修煉了一身本領”。
和所有普通應屆生一樣,馮金鑫走進了風行科技的大門,開始了實現夢想的征程。于是,自信滿滿的他開始每天寫程序,“心無旁騖”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工作。測試、升級在這個剛畢業(yè)的學生看來全都與他無關。直到因為測試不到位、升級安裝準備不充分、沒有留好程序備份導致不良后果,他才開始反思入職第一天,前輩告訴他的那句話:“寫好程序的標準,代碼只是30%!”
馮金鑫坦言,剛畢業(yè)的那段日子,他做過一些引起“災難性后果的蠢事”。而現在,寫好代碼后,做好測試、升級準備以及實施準備,然后留好程序備份已經成為了他工作的固定流程。
學業(yè)務,做一個“懂行”的程序員
程序員會寫代碼就可以了?那這個程序員一定不是給天財商龍的產品寫代碼的!
在養(yǎng)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后,馮金鑫就開始了漫長的“業(yè)務學習”: 從“折扣”、“庫存”、“成本”的基本概念,到“外包單位”、“內包單位”以及“系數單位的轉換”,每一項關于成本的基礎知識、有關供應鏈的流程步驟,都需要在寫代碼之前完成學習。正因如此,在后來給客戶做培訓時,馮金鑫總是能夠講解出成體系的產品知識。
他說:“直到現在,我都覺得寫得軟件越多,對于業(yè)務了解的需求就越大!”
做維護,當一名“總管式”工程師
在做云供應鏈之前,馮金鑫是一名“兼職”做維護的研發(fā)工程師。他說:“在做維護的時候,客戶需要解決的多數是機器中病毒了、連不上網、不會看報表產生的疑問等非軟件自身的問題,遇到這種情況,自己總要停下手中所有工作先去處理客戶的問題,然后再加班完成自己的工作。這樣工作不分內外的日子,雖然辛苦,卻是收獲價值最多的時候。因為自己的付出,客戶都是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的,這種認可是能夠為日后的產品研發(fā)和推廣產生積極影響的。”
后記
從“愛闖禍”的熊孩子到“有擔當”的工程師,馮金鑫的成長歷程是很多商龍人的縮影。20年,天財商龍用勇氣迎擊所有的困難。在背負餐飲人希望持續(xù)前行的道路上,每一個商龍人都是不斷超越自己的英雄!